| 
					 序号 
				 
					No. 
				 | 
					文件代码 
				 
					Document 
				 | 
					页码/页数 
				 
					Page No. 
				 | 
					章节号 
				 
					Clause No. 
				 | 
					技术要求 
				 
					Original Description 
				 | 
					偏差/澄清 
				 
					D/C 
				 | 
					修改意见 
				 
					Modification 
				 | 
					备注 
				 
					Note 
				 | 
					成本影响 
				 
					若偏差不被接受 
				 
					Cost impact if Exception not accepted 
				 | 
					用户反馈 
				 
					Client feedback 
				 | 
		
			| 
					1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3 
				 | 
					4.3 
				 | 
					采用热轧方式生产的成品铜管,内表面不允许存在明显的内六方, 内六方P应满足:P= 
				 
					(Smax-Smin) / (Smax+Smin) <0.02. (Smax: 厚壁区域的6点平均壁厚; Smin: 簿壁区域 
				 
					的6点平均壁厚)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直接对热轧管从规格上进行限制,P值的检验和评判容易有争议。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2 
				 | 
					A 
				 
					  
				 | 
					3 
				 | 
					5.1 
				 
					  
				 | 
					钢管有害元素的成分 
				 
					
						
							| 
									钢号 
								 | 
									As 
								 | 
									Sb 
								 | 
									Bi 
								 | 
									Sn 
								 | 
									Pb 
								 |  
							| 
									各钢种 
								 | 
									≤0.025 
								 | 
									≤0.010 
								 | 
									≤0.010 
								 | 
									≤0.025 
								 | 
									≤0.025 
								 |  
							| 
									As+ Sb+ Bi+ Sn+ Pb≤0.050 
								 |  
					 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质保书列印熔炼成分,成品成分满足控制要求,但不保证列印。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3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4 
				 | 
					5.1 
				 | 
					1、C:07~012% 
				 
					2、注2∶作为钢中的非有意加入的元素(残余元素),其成品分析偏差为0,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1、C修改为:07~014% 
				 
					2、澄清Cu含量成品成分必须≤0.20%,并非熔炼与成品成分之间无偏差。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4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4 
				 | 
					5.3.2 
				 | 
					对公称外径≥76mm且公称壁厚≥14mm的钢管,或者用途为锅炉各部件(如再热器、过热器等)的吊挂管, 应进行夏比V 型缺口冲击试验, 冲击试验的合格指标按表3 规定.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1、删除“或者用途为锅炉各部件(如再热器、过热器等)的吊挂管,” 
				 
					2、明确是纵向试验 
				 
					3、表2的数值是标准试样10*10*55的指标,如果采用小尺寸,按照面积比进行换算。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5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4 
				 | 
					5.4.2 
				 | 
					b 有影响钢管安全使用的缺陷,如过热或过烧组织、金属夹渣、非金属夹渣、晶间裂纹、珠光体球化、大于3 级的带状组织.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修改为: 
				 
					b 有影响钢管安全使用的缺陷,如过烧组织、非金属夹渣、晶间裂纹等 
				 
					删除珠光体球化、带状组织等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6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4 
				 | 
					5.4.4 
				 | 
					 应按GB5310 标准中的相应规定对成品钢管进行低倍检验和非金属夹杂物检验. 
				 | 
					C 
				 | 
					完全按照GB 5310标准的规定执行,连铸坯不需要进行低倍检验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7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5 
				 | 
					表3 
				 | 
					 注①:对EN 规范材料进行的拉伸试验,应采用上屈服强度 
				 
					注②:采用标距为50nrn 的纵条形试样,其试样厚度为钢管实际厚度.当壁厚小子8圃mm,每减少O. 8mm ,从袤中规定的小伸长率可减少的百分值为1. 00% ,任何情况下191 的伸长率都应大于或等于16%. 
				 
					注③: 小厚度≥5.1 mm的钢管做布氏硬度(HBW),小厚度<5.1酬的钢管做洛氏硬度(HRB) 后换算成布氏硬度.对于厚度S≥5.1 mm的钢管,尺寸允许的情况下,应优先做布氏硬度试验.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注①:删除,不适用 
				 
					注②:延伸率按照ASME SA-213新版版标准执行。 
				 
					注③: 公称厚度≥5.1 mm的钢管做布氏硬度(HBW),公称厚度<5.1酬的钢管做洛氏硬度(HRB) ;对于厚度S≥5.1 mm的钢管,尺寸允许的情况下,应优先做布氏硬度试验.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8 
				 | 
					A 
				 
					  
				 | 
					5 
				 | 
					5.5.2 
				 
					  
				 | 
					1、探伤的标准槽深度为公称壁厚的5%(小为0.2mm),宽度为0.5mm,长度不大于30mm。 
				 
					2、内径不小于12mm 的钢管,探伤参考样管应内、外表面均刻槽(内径小于12mm 的可不在内表面刻槽),且钢管应逐根进行纵向缺陷检测,参考样管的内、外槽深度不大于壁厚的5% 
				 
					  
				 
					 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1、探伤的标准槽深度为公称壁厚的5%(小为0.2mm),宽度为0.5mm,长度不大于40mm。     2、内径不小于20mm 的钢管,探伤参考样管应内、外表面均刻槽(内径小于25mm 的可不在内表面刻槽),且钢管应逐根进行纵向缺陷检测,参考样管的内、外槽深度不大于壁厚的5% 
				 
					  
				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9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5 
				 | 
					5. 5. 3. 1 
				 | 
					涡流检测按ASTM E309 和ASME SA- 1016M 标准要求进行,可钻孔或开槽,但应优先选择钻孔.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涡流检测按ASTM E309 和ASME SA- 999M 标准要求进行,可钻孔或开槽,但应优先选择钻孔.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10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5 
				 | 
					5.5.3.2 
				 | 
					漏磁探伤样管标准缺陆尺寸如下 
				 
					1 )外壁槽深度主运名义壁厚t 的5% (小0.3 mm,大1. 5mm) 
				 
					2) 宽度≤深度 
				 
					3) 长度≤25. 4mm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漏磁探伤样管标准缺陆尺寸如下 
				 
					1 )外壁槽深度主运名义壁厚t 的5% (小0.3 mm,大1. 5mm) 
				 
					2) 宽度≤深度且小0.5mm 
				 
					3) 长度≤40mm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11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5 
				 | 
					5.5.5 
				 | 
					 钢管厂应控制成品钢管的剩磁应不大于2.0 毫特(mT) •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单支成品钢管的管端平均剩磁应不大于2.0 毫特(mT)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12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6 
				 | 
					5.6.2 
				 | 
					 成品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、折叠、结疤、轧折、重皮、离层、麻坑等影响采购方使用的缺陷.如有上述缺陷,必须完全消除,缺陷清除深度应不超过壁厚的10%,缺陷清除处的实际壁厚不小于壁厚所允许的小值,且清理处必须圆滑过渡.钢管的内外表面的直道〈含非尖锐芯捧擦伤〉深度不得超过壁厚的4%且大为0. 18mm; 线性缺陷深度采用金相方法测定.应重点在铜管内表面距两端1 米的范围内, 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目视检查:还应在取样钢管端部取低倍试样,检查钢管的表面质量。表面质量检查结果应满足标准和采购规程的相关规定.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修改为: 成品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、折叠、结疤、轧折、重皮、离层等影响采购方使用的缺陷.如有上述缺陷,必须完全消除,缺陷清除深度应不超过壁厚的10%,缺陷清除处的实际壁厚不小于壁厚所允许的小值,且清理处必须圆滑过渡.钢管的内外表面的直道〈含非尖锐芯捧擦伤和线性〉深度不得超过壁厚的4%且大为0.20mm; 线性缺陷深度采用金相方法测定.应重点对钢管的二端:检查钢管的表面质量。表面质量检查结果应满足标准和采购规程的相关规定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
			| 
					13 
				 | 
					A 
				 | 
					7 
				 | 
					6.4.2 
				 | 
					当钢管厂采用外购原材料〈管坯〉制造钢管时,其原材料(管坯〉制造商及其允许的采购范围应符合哈锅工程公司相应的规定。 
				 | 
					D 
				 | 
					请明确哈锅工程公司相应的规定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 
					  
				 |